研究新知

二級毒品施用年輕女性接受緩起訴機會,受弱勢社經條件及懷孕/生育狀態影響

研究針對2011年至2017年間因使用二級毒品(主要為安非他命類興奮劑)曾遭警察逮捕的5869位18~29歲成年女性資料進行分析,發現社會經濟條件不佳包括低收入或收入不穩定、失業,於一年內接受緩起訴的機會較低(調整後勝算比 adjusted Odds Ratio [aOR] = 0.71, 95%CI: 0.58, 0.88)。而懷有身孕雖然較不會進入觀察勒戒,但接受緩起訴的機會也同樣降低。

* 更多內容可至國家衛生研究院2024研究新知
* 研究結果已發表在 Harm Reduction Journal, 21(2024), 109

童年逆境經驗盛行,增加年輕女性毒品使用者遭遇不良親密關係風險

研究聚焦於219位社區女性毒品使用者,發現超過3/4有至少一項12歲前童年逆境經驗(包括家庭失能、疏忽、虐待三類共十種),其中38.8%屬四項以上逆境經驗者;超過一半有親密暴力受暴經歷,超過1/3曾經有藥愛行為。
有四項以上逆境經驗,會增加女性藥愛風險126%、親密暴力受暴風險368%。在所有逆境經驗的子項目中,與藥愛風險相關性最強的項目是目睹女性照顧者受暴和性虐待;情感疏忽和同住家人有物質濫用則分別與親密暴力和未成年性行為風險增加有關。

* 更多內容可至國家衛生研究院2024研究新知
* 研究結果已發表在 台灣衛誌,43(2024),169-82

持續參與美沙冬替代療法,可降低女性超過一半因自殺、用藥過量或不明原因死亡的風險。

在2,780名海洛因使用女性病患中,1.2%曾因企圖自殺而求醫,0.5%因自殺而死亡。
女性的企圖自殺風險在參與美沙冬替代療法的第8個月最高。
然而,從開始參與美沙冬替代療法至往後3年,仍有持續參與的女性其因自殺、用藥過量或不明原因死亡的風險,較未有繼續參與治療的女性病患低52%,可見參與治療的保護作用。

* 更多內容可至國家衛生研究院2020研究新知
* 研究結果已發表在 Drug and Alcohol Dependence, 217(2020) 108277

孕婦在產前參與美沙冬替代療法,有助提高產檢率。

在1,712名鴉片類物質使用孕婦中,近1/5在整個懷孕過程從未產檢,產檢次數、第一產期產檢率皆遠低於一般孕婦(5.3 次 vs. 8.3次;21% vs. 46%)。
然而,若孕婦在產前已經加入美沙冬替代療法,產檢率可提升8%。若孕婦的伴侶亦有加入治療,產檢率更可提升18%,可見參與治療對孕婦及胎兒健康具正面影響。

*更多內容可至國家衛生研究電子報第792期第802期《研究發展》
*相關新聞報導:健康醫療網
*研究結果已發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rug Policy, 67(2019) 1–8

母親在產前已接受美沙冬治療,有助降低子女6歲前的死亡率。

研究將鴉片類物質使用病患所生的3012名子女與一般族群比較,發現父母任一方是鴉片類藥物如海洛因病患,其6歲前死亡率是一般族群的2.3倍,非自然死因包括意外傷害、死因不明等更是一般族群的4.2倍。
其中,母親的影響又大於父親,母親是鴉片類物質病患,子女死亡率為一般族群的3.9 倍,較父親的1.7倍更高。
然而,研究也同時發現若母親在產前已接受美沙冬治療,相較於產後才接受治療者,子女6歲前的死亡率可減少70%。

*更多內容可至國家衛生研究電子報第753期《研究發展》
*相關新聞報導:中央通訊社自由時報Ettoday蘋果日報聯合報
*研究結果已發表在Drug and Alcohol Dependence, 183(2018) 118–126

HIV 病毒感染會增加海洛因使用女性出現不良生育結果的風險。

研究發現1005名海洛因使用女性出現不良生育結果包括早產、低出生體重與死胎的風險,較一般孕婦高2至4倍。
如果孕婦本身為HIV 病毒感染者,將增加不良生育結果的風險,並導致較長的住院時間。

*更多內容可至國家衛生研究電子報第573期《研究發展》
*研究結果已發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rug Policy, 26(2015) 191-198

母親在產前已接受美沙冬治療,子女出生後的醫療利用率較高。

研究發現不論母親是在產前或產後接受美沙冬替代療法,子女出生後第1年沒有健康保險或保險不完整的風險較一般嬰孩高25%至56%。
雖然如此,研究也同時發現在母親接受美沙冬治療後出生的子女,其預防保健利用率沒有較一般族群低,並有著更高的的門診與急診利用率。
這或許反映母親參與美沙冬治療,對後代子女的醫療可近性具正面影響。

*更多內容可至國家衛生研究電子報第629期《研究發展》
*研究結果已發表在Drug and Alcohol Dependence, 153(2015), 8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