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復元

1. 什麼是復元?

「復元」(recovery)沒有單一的定義。
許多人將復元解釋為完全戒除,認為戒除所有藥物使用是復元的基礎。
而另一些人則認為復元等同於緩解(remission),或是將復元與生活品質指標掛勾。

而根據美國藥物濫用和精神衛生服務管理署(SAMHSA)所提出的定義,復元是一個改變的過程;一個人們改善自己健康和福祉,過著自主的生活,並努力發揮自己全部潛力的改變過程。

參考資料:
National Institute on Drug Abuse (NIDA)
https://nida.nih.gov/research-topics/recovery
Substance Abuse and Mental Health Services Administration (SAMHSA)
https://www.samhsa.gov/brss-tacs/recovery-support-tools-resources
https://store.samhsa.gov/product/samhsas-working-definition-recovery/pep12-recdef
The Recovery Research Institute
https://www.recoveryanswers.org/resource/recovery-definitions/

2. 復元需要多長時間?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 因此「復元需要多長時間」的答案因人而異。
在接受治療或服務的過程中,最好專注於復元目標,而不是所需的時間。

即使是患有嚴重物質使用疾患的人,也可以在幫助下逐漸恢復健康和社會功能。

3. 想要邁向復元的人們需要甚麼?我們可以如何支持他們?

美國藥物濫用和精神衛生服務管理署(SAMHSA)提出,復元是一個改變的過程;一個人們改善自己健康和福祉,過著自主的生活,並努力發揮自己全部潛力的改變過程。

針對復元的操作型定義,SAMHSA提供了四大面向與十個指導原則:

四大面向

  1. 健康(Health):
    克服或管理自己的疾病或症狀;為身心健康做出明智、健康的選擇。
  2. 居住(Home):
    穩定、安全的居住場所
  3. 生活目標(Purpose):
    有意義的日常活動,例如工作、學習、家庭照顧或創意性活動;自主生活的能力以及社會參與。
  4. 社區(Community):
    具支持性、友誼、愛和希望的關係和社交網絡 。

十個指導原則

  1. 希望(Hope):
    復元源自於希望。希望是推動人們走向自我改善和健康生活的關鍵力量。
    「復元是真實的」的信念,為人們的未來提供了一個重要且激勵人心的訊息,幫助個體相信他們確實能夠克服內在和外在面臨的挑戰、障礙和困難。
    希望是可以內化的,也可以通過同伴、家庭、提供者、盟友等來培養。
  2. 以人為本(Person-Driven):
    自我決定的能力和自主性是復元的核心。
    每個人都是獨特的,人們需要定義自己的生活目標,並為這些目標設計他們自己獨特的實現路徑。
    透過賦權,個體可以控制和選擇支持他們復元和韌性的服務和系統,發揮他們的優勢,最大程度地提升他們的自主性和獨立性,重新獲得對自己生活的控制權。
  3. 多種路徑(Many Pathways)
    每個人獨特的需求、能力、優勢、因應、能力偏好、目標、資源、文化和背景—包括創傷經歷,都會影響他們復元的路徑。
    復元路徑可以高度個人化,其中包括專業的臨床治療、藥物治療、家庭和學校的支持、宗教信仰、同儕支持或其他方法。
    復元並非直線發展的,遭遇挫折雖非必然但卻是復元過程的一部分,因此培養個體和家庭的韌性至關重要。
  4. 整體性(Holistic)
    復元涵蓋的是個體的整個生命,包括心靈、身體、精神和社區。
    它不僅是要解決單一問題,因此不同服務和支持系統必須互相整合和協調,以確保人們在復元過程中得到全面的幫助。
    這包括自我照顧的實踐、家庭、住屋、工作、交通、教育、精神疾患包括物質使用疾患的臨床治療、服務和支持、基層健康照護、牙齒保健、輔助及另類療法、信仰、靈性、創造力、社交網絡和社區參與。
  5. 同儕支持(Peer Support):
    同儕互助,包括分享經驗知識和技能以及社會學習,為彼此提供了歸屬感、具支持性的關係、角色楷模和社群意識。
    通過幫助他人和回饋社區,個體也能幫助自己。
    而服務提供者也能透過提供臨床治療或其他人們所選擇的支持性服務,對人們的復元發揮著重要作用。
  6. 關係(Relational)
    相信人們能從藥物使用中復元的支持者存在和參與非常重要。
    支持者能提供希望、支持和鼓勵,並提出改變的策略和資源。
    家庭成員、同儕、服務提供者、信仰團體、社區成員等構成了這重要的支持關係網絡。
    人們能夠通過這些關係網絡,擺脫不健康或不滿足的社會角色,投入到新的角色中(例如,伴侶、照顧者、朋友、學生、員工)。
    這可以有助於增強人們的歸屬感、人格性、權能感、自主性、社會融合和社區參與感。
  7. 文化(Culture)
    文化涵蓋了價值觀、傳統和信仰,會影響人們對精神健康問題的認知、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及復元路徑。
    這強調在服務需要具文化敏感度,理解和尊重人們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信仰和價值觀,以確保服務的有效性;同時個人化以滿足每個人獨特的需求。
  8. 應對創傷(Addresses Trauma)
    應對創傷是支持復元的非常重要的一環。
    創傷的經歷(如身體或性虐待、家庭暴力、戰爭、災難等)往往是酒精和藥物使用、精神健康問題及相關問題的前兆或伴隨現象。
    服務和支持應具備創傷知情性,以促進人們身心的安全感和信任、選擇、權能感和合作。
  9. 力量/責任(Strengths/Responsibility)
    個人、家庭和社區擁有能作為復元基礎的力量和資源。
    個人對於自身的自我照顧和復元負有責任,應該支持自己、為自己發聲。
    家庭和重要他人同樣有責任支持他們所愛的人,特別是處於復元過程中的兒童和青少年。
    社區則有責任提供人們機會和資源,以解決歧視問題,促進社會包容和康復。
    而那些已經處於復元階段的人們也有社會責任,應集體發聲表達他們需求、想法、願望和抱負。
  10. 尊重(Respect)
    社區、系統和社會應接受和欣賞受精神健康和藥物使用問題影響的人們,保護他們的權利和消除歧視,這對於實現復元至關重要。
    整個大眾社會需要認識到邁向復元需要極大的勇氣。
    而努力邁向復元的人們也需要學習自我接受、發展積極且有意義的自我認同,以及重拾對自己的信任。

參考資料:
National Institute on Drug Abuse (NIDA)
https://nida.nih.gov/research-topics/recovery
Substance Abuse and Mental Health Services Administration (SAMHSA)
https://www.samhsa.gov/brss-tacs/recovery-support-tools-resources
https://store.samhsa.gov/product/samhsas-working-definition-recovery/pep12-recdef
The Recovery Research Institute
https://www.recoveryanswers.org/resource/recovery-definitions/

4. 復發再用,意味著復元失敗嗎?

復發是復元過程中的常見現象,但這並不代表失敗。
與慢性病復發率相似,物質使用疾患的復發率在 40-60% 之間。
基於物質使用疾患有著慢性疾病的性質,因此即使在很長一段時間沒有症狀,復發的風險仍然很高。所以在成癮後的數年內,對復元中的人們持續提供治療或服務、以及支持仍然非常重要。

如果您開始復發再用,請不要放棄希望。
一旦您在復元過程中復發,這反映您與醫生或其他服務提供者有必要進行討論,重新接受治療或服務,或是調整目前治療或服務的密度、內容,或是嘗試其他治療或服務。

需要注意的是,當復發再用的劑量與戒除前一樣多,人們身體可能不再適應相同的藥物暴露水平,而容易引致藥物過量致命的危險。

參考資料:
National Institute on Drug Abuse (NIDA)
https://nida.nih.gov/publications/drugs-brains-behavior-science-addiction/treatment-recovery

5. 甚麼是「減害」? 應該考慮接受替代藥物治療嗎?

減害是一種公共衛生策略和實踐。
此策略旨在以適合人們所處情況的方式促進健康;接受行為改變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承認戒除藥物此目標對一些人來說是困難的,也並非每個人都準備好或有能力在特定時間戒除藥物使用;著重於減少藥物使用所造成的健康風險和社會影響(例如,愛滋病毒傳播、用藥過量致死)。
具體策略包括鴉片類藥物替代治療、清潔針具計畫等。

只要經醫師評估符合條件,鴉片類藥物包括海洛因的使用者可以接受替代藥物治療。
研究顯示這能有效減少人們高風險的藥物使用行為如注射和不法行為,並改善健康和整體生活質量,促進社會融合。

參考資料: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https://www.emro.who.int/asd/health-topics/drug-related-harm-reduction.html
The Recovery Research Institute
https://www.recoveryanswers.org/resource/drug-and-alcohol-harm-reduction/

6. 復元的阻礙:污名

污名是一系列負面態度,會對藥物使用者接受治療或服務形成阻礙,不利復元。

一般來說,一個人擁有的風險因素越多(例如家族用藥或物質使用疾患史、早年創傷、慢性壓力或同儕用藥),他/她使用藥物、患上物質使用疾患的可能性就越大。
但其實許多風險因素並不是個人選擇的結果。

污名的產生,一部分可能是源於人們對藥物使用的背後原因、藥物使用對大腦的影響以及復元可能性的諸多不瞭解而造成。
再加上一些物質使用疾患患者可能變得具有攻擊性,出現一些不法行為如偷竊。這些行為會使朋友、家人和社會感到恐懼和憤怒,而進一步強化刻板印象,單純地把藥物使用問題歸責為個人懦弱或道德敗壞的結果。

藥物使用者在社會大眾、媒體,甚至系統內部服務提供者的負面態度、語言描述影響之下,很可能將這些污名內化形成自我污名,從而加劇隱瞞藥物使用的情況,錯過獲得疾病篩檢、醫療照護或服務的重要機會。

參考資料:
National Institute on Drug Abuse (NIDA)
https://nida.nih.gov/research-topics/stigma-discrimination#stigma